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4-14 12:42

唐朝版离婚协议书你见过吗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基本内容如下: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今译:

两口子嘛,都是前世三辈子修来的缘分,才能在今生结为夫妇。要是这缘分不合,那就是前世冤家,今生在一起就是为了闹别扭的……二心不同,同床异梦的,就很难心归一处,趁早开个家庭会议,各回各家散伙拉到。

希望娘子与我散伙之后,把你那一蓬稻草好好整理整理,扫把眉也重新休整休整,伪装出来一份美丽窈窕假想,骗个高官门第公子哥上了拉到。我跟你呢,尽释前嫌老死不相往来,也别唧唧歪歪了,好合好散,对大家都好。

==相比如今离婚的反目成仇,争产不休,唐朝的《休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和好散。没有你死我活的诅咒,反倒是祝愿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早日觅得富贵佳偶。离婚后男方要负担女方三年衣粮,还“伏愿娘子千秋万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从这份唐朝离婚协议书函,让人感受到了唐人的包容与温情。



  据说,这是一份从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放妻协议”,相当于现在的离婚协议书,2000年在庆祝敦煌藏经发现百年的时候曾去北京展出过,引起不小的反响。  从内容来看,这份协议书写明了离婚的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和,需要快快请来双方亲戚朋友,做个见证,好聚好散。最后,男方还不忘给“前妻”一些美好的祝愿。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解释就是:如果没有缘分,咱俩不如好合好散,离了之后,希望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据国家博物馆研究唐代史的副研究员王义康介绍,古代的“放妻”现象很正常,这种协议有点像如今的应用文,它只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大家都会照这样的固定模式去写。根据敦煌出土的资料表明,唐至五代时女子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当时,性文化比较开放,至少再嫁是很容易的。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古人好潇洒  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女子在婚姻面前一直是处于被动地位,男子可以任意“休妻”,女子却只能默默忍受。更何况,女子被“休”之后还会被认为是奇耻大辱,改嫁更是“丧失贞节”之事。  但在这份古代的“放妻协议”里,男方竟有如此宽宏的胸襟,古人尚能和平分手,令人大呼惊奇。“果然是盛唐,连休书都这么美,无比向往。”“离婚就该这样大大方方放手,何必从情人吵成仇人,为争家产闹翻天。”“一拍两散,各不相干,比时下某些人的格调高多了……”

我是空空 发表于 2015-4-14 12:55

{:1_538:}

苏珊的QQ 发表于 2015-4-14 13:47

不错不错!难怪唐朝是 如果你可以穿越,你最想去的朝代 的最多选择。

女孩去这里,一般人比较开化,男女相对平等,另外不用减肥了。

老都 发表于 2015-4-14 14:22

一封休书……

一老人 发表于 2015-4-14 17:15

这张休书是现代的纸张,还是油印而成。{:1_543:}

待改名 发表于 2015-4-14 18:26

唐人的字就是牛B!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4-14 18:43

一老人 发表于 2015-4-14 17:15
这张休书是现代的纸张,还是油印而成。

文字可是古代人写的{:1_549:}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4-14 19:02

苏珊的QQ 发表于 2015-4-14 13:47
不错不错!难怪唐朝是 如果你可以穿越,你最想去的朝代 的最多选择。

女孩去这里,一般人比较开化,男女 ...

分手尚能如此温情,焉能不想穿越:lol

lyt 发表于 2015-4-14 20:25

很有现代感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4-14 20:33

lyt 发表于 2015-4-14 20:25
很有现代感

古今一脉: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朝版离婚协议书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