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对浙江人越来越感兴趣了。
起因是,我去好几个城市考察,包含云南和广东。就是在考察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温州人,以及浙江人都已经早早地就来过了,并且大手笔扫货。
我们在惠阳的碧桂园深荟城探盘,这是惠阳距离地铁14号线站点最近的一个楼盘,所有人都知道,地铁14号线是直通深圳。并且同一条地铁线,相邻两站,属于深圳的一站均价超过35000,但是属于惠阳的深荟城却只卖13500。
所以,置业顾问告诉我说,温州人和浙江人、东北人已经来过了,他们三两成群,都是按照一条腿的数量去拿的。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一条腿”,就是一栋楼的整个单元,从1层到顶层,按照炒房界的属于来说,就是一条腿。所以当你在售楼部里听到有人说给我来一条腿时,千万不要嘲笑他,因为他并不是来买肉的,也没有走错地方。
我们在昆明呈贡新区考察,这个2017年之前还属于中国十大鬼城之一的城市新区,却已经无房可售了。2017年初3.17新政之后,行情已经来过一波了,而在昆明南站开通后,更大的一波人蜂拥而至,将之前迟迟卖不掉快要烂尾的货源都一扫而空。
一直到今天,昆明老城的人都对呈贡新区充满排斥。所以这里的房子,超过60%都是卖给了外地投资客。而浙江人又是最大的那一拨。
正是在这样的轮番轰炸下,如今呈贡新区的均价已经基本突破了12000。这让昆明人吃惊不已!
而在之前的4月,我们去杭州考察。发现在2015年之前的五年中,杭州楼市都是萎靡期,甚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楼市下跌的城市。而这一波杭州行情的起步开始在2016年上海出台3.25楼市新政之后,来自上海的投资客迅速涌入杭州,但这只是毛毛雨。9月G20峰会举行后,长三角周边富裕城市,特别是浙江的购房者纷纷涌进杭州,攻城夺寨一般开启了杭州楼市的真正行情,一直到限购,本地人接手为止!
你看,不管是在哪里,不管是何时何地,那些最凶猛的投资者,那些鼻子灵敏如同猎狗一般的投资者,总是属于浙江人。
我们都知道的,浙江的县城和地级市很有钱,所以这些浙江投资客可以眼睛都不眨的买遍全中国。
但我比较好奇的是,他们的投资路径,或者说投资逻辑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在遵循怎样的法则闻风而动,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这个世界!
2
曾经,温州炒房图名扬全国。
中国企业家发过一篇稿子,叙述了温州商人的炒客之路。
1990年代是温州的黄金年代,做实业有丰厚的利润。但没有底线的价格战,让利润逐渐变得像刀片一样薄。至今价格战仍是每天都在温州上演的故事。
2000年之前的十年,是温州粗放式发展的黄金十年。但其结果是,温州人没能走出实业的天花板,但是自身具备的市场灵敏性又导致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2001年8月,第一个温州炒房团亮相上海,3天砸下5000多万、买走100多套房子。
在这之后,温州太太炒房团闻名全国。她们一路从上海买到北京,又南下到深圳。带动了一大波人,但唤醒了更多的人,余波影响深远。基本上中国国内第一波的炒房萌芽,就是由此产生。
人们看得到的事实是,上百人的企业1年赚的钱,还不如太太炒一套房子赚钱多。毋庸置疑,这种挫折感震撼了很多人,特别是那些一心踏实做实业的企业家。
除炒房团之外,每一种资产价格的上升,几乎都有温州人的影子—煤矿、棉花、贵金属、油田等等。在资产价格的追逐中,温州人又度过了10年,这被称为“失落的十年”。
1990年代的黄金十年中,温州的电气、打火机、制鞋等行业都曾是温州的名片。但是在失落的十年中,人们逐渐淡忘了它曾经实业上的领先,而是记住了它擅长投机。
但是在进入到第三十年中,温州人开始越走越偏了,疯狂到炒钱。炒钱,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时,吃了一惊,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完全变态的炒法。后来衍变到很多地方,就是前几年全国大崩盘的高利贷。
温州高利贷崩盘影响很深,许久都缓不过尽来。但是温州人所引领的房地产投资模式,却已经在整个浙江,甚至全国都流行起来。
房子自住不炒,这是对的,实业救国也是对的。
但更现实的问题在于,温州或者说江浙地区,众多的民营企业在这十几年生产过程中,外部的产业形态、经营模式都在发生变化,但他们已经跟不上市场形势。
但是,金钱永不眠,其资金是需要有投资去向的。于是,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转向了投资房地产。
这是浙江炒房团经久不息的历史根源。
3
可以肯定的是,一直到今天,全中国房地产投资嗅觉最灵敏,最能追着浪头跑的那些地产投资客,仍然以温州或者说浙江人为最。
中国房地产报采访过一个浙江炒房团的掌舵者C,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也许能看到一些端倪。
在过往的一整年中,C一直忙得停不下来。他唯一在做的事情就是忙着全国各地踩盘。但从C的轨迹中,依然可以发现以下选择路径:
从最开始的一线,到环一线,再到热点二线,再到三四线的概念城市,最终一直落脚到遍布全国的特色小镇。
这个市场逐渐下探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涵盖了房地产所有区域的投资路径。
所以,这一年来,从高碑店、石家庄、定州、天津等环首都经济圈,到重庆、杭州千岛湖、昆明、山东寿光,及湖州南浔古镇、鞍山、吉林等地特色小镇,这是他这一年多来的投资考察路线。
限购的城市是不少,但没有限购限贷的城市尤其是三四线有概念的城市和特色小镇,投资机会还非常多。C说。
作为经久作战的实战家,他们对房地产有着自成逻辑的认知。举些例子吧!
关于燕郊
作为环京重镇,燕郊在2017年之后的调控政策压制下,率先急转之下,房价几乎腰斩,很多投资者和炒房客被牢牢套死。2015年,燕郊房价仅仅只有8000多元/平方米。2017年初,燕郊房价攀上了“人生巅峰”,房价普遍在3万多元/平方米。但至今已普遍下降1万元/平方米,夸张地暴跌了近70%。
有的炒房者选择割肉部分房源暂时逃离,有的炒房者则伺机抄底,但却鲜少出现抛房现象。
他们的理由是:燕郊市场被打压是由于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周围一百公里的地方房价一定要压住,否则雄安建设的土地成本太高。
但五六年后,燕郊房价还会涨,现在的降价只是政策调控下的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并不代表市场走向。
在C们看来,人们没有能力去制定政策,也没有能力去改变政策,所以只有在政策的左右摇摆中去寻找商机。
关于三四线
他们认为,现在三四线城市急需发展,很多大的开发商都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了。1700多个县都发达了,国家就发达了。所以现在三四线楼市很热闹。
20年前很多人往北京流,现在很多人流向老家,他们回去也要先买房。房子是固定的,但是人口是在流动的。
最根本的一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没有改变。
这些浙江的炒房客们深谙中国式发展逻辑,他们赌的就是地方财政对卖地收入的依赖,GDP以及相关80多个产业对房地产的倚赖。
南方人特有的精明头脑和对时局的精于揣摩,让这些炒房路径时常引领潮头。
他们的嗅觉是这样灵敏,从朝鲜半岛政治环境的改变和朝鲜本国的经济动向能迅速的寻找到丹东的机会,导致丹东房价在48小时内暴涨57%。
他们从海南全岛封闭,迅速的嗅出云南的机会,导致西双版纳和腾冲行情迅速火热起来。
他们也整条腿地去拿粤港澳大湾区的环深地铁房,劲风过后,只剩残羹!
而如今,在属于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时候,据说他们将目标转向了那些特色小镇。
也许,在他们的带动下,也将迎来一个风口!
4
这个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事物有两个,一个是水,另一个是资本。
而在中国,将资本运用的最为活灵活现的,是民营企业家和商人们。而毫无疑问,自古就以民间商业发达著称的苏浙之地,在其中是占据鳌头的。
所以,他们总是领风气之先,不管是金融的创新,或者是投资路径的创新。
只是在今天,我去写他们,并非是说要照搬,或者模仿,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佩服于他们的嗅觉和灵敏度,以及对市场细节的感知,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浪头,我也佩服他们的果敢!但我又对他们粗暴投资方式和跟风随大流行径嗤之以鼻!
今天,这些浙江人的故事,希望可以给大家有所启示!
以及,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