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发掘了擂鼓墩曾侯乙墓,引起了轰动。该墓墓主是战国时期江汉地区曾国的君侯,名乙。墓中出土的文物世所罕见,其中最出名的是青铜编钟,共有65件。令人惊奇的是,编钟至今仍能发音,而且同一件钟可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互不干扰,音声纯正,音色优美,能演奏中外多种乐曲,真可谓世界奇迹。
作为编钟之乡的我们,对给予随州无尚荣誉的编钟,有了解多少呢 ?看看下面的编钟之最就知道了===
一、规模之最:
我国迄今出土的编钟,超逾百批,数已千件,主要分布在中原及江南地区,其中曾侯乙编钟数量最多,规模最庞大,重量最重,保存最完好,全套编钟共计65件,分三层三组悬挂,长7.45米、宽3.45米、高2.78米、总重5000多公斤。随州不仅出土了65件曾侯乙编钟,还出土有曾侯乙二号编钟36件,新火车站广场编钟 件等等,可以说随州是世界上出土编钟数量最多的地区。
二、工艺之最:
曾侯乙编钟熔先秦工艺美术之大成于一炉,其蟠龙舞凤的钟体纹饰,栩栩如生的青铜武士,闪闪发光的错金铭文,黑地红饰的横梁彩绘,镂空花鸟的横梁铜套,大钟甬、衡上的铸镶红铜纹饰,铜人座上的错嵌宝石,汇集了塑、雕、刻、镂、髹(漆)、画、嵌、错等多种技法于一体。构思奇巧,气势磅礴,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之绝品。
三、音乐之最:
全套编钟音色优美,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清脆透明的高音。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十二半音齐备,与现代以C大调为标准的标音体系吻合,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各种乐曲。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也可同时击发成悦耳的和声。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将我国音乐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四、铭文之最:
全套编钟铭文共计3755字铭文,在也知出土青铜文物中铭文数量最多,铭文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错金。甬钟钲部均有“曾侯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主人为曾侯乙。乐律理论阐释了某音在曾国及楚、晋、齐、申、周等国或地区的律名及其间对应关系。其中有一件鎛钟铭文记载了楚慧王在政56年(公元前433年)时亲自向曾侯乙赠送了一件鎛钟,标明了曾楚两国的友谊关系。
===知道这些你才不愧是个“编钟之乡”的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