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随州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全市首例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术
近日,随州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首例
心房迷走神经节(GP)消融术
标志着随州市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
再上新台阶
今年60岁的盛女士,因“反复晕厥5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5年来在疲劳、疼痛诱因下感胸闷心慌不适,像被绳子束缚,继而出现晕厥,持续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后自然清醒,发作时全身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全身乏力,既往曾多次在外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脑血管CTA检查,无明显异常;期间仍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造成双重伤害,1天前患者再次发生晕厥,醒后胸闷不适,测血压:120/76mmHg,心率50次/分,遂来随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脏彩超、胸部CT检查无明显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秦忠心查看病人后,考虑血管神经性晕厥,建议进一步完善直立倾斜试验。在医护的陪同下,于随州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倾斜17分钟后患者血压从148/84mmHg,下降至123/84mmHg,收缩压下降25mmHg,心率从51次/分,升高118次/分,患者感胸闷心慌头晕不适,放平后胸闷心慌症状逐渐缓解,考虑血管抑制型迷走神经晕厥。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姚维带领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对患者病情反复研讨后,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决定为该患者实施“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术”。
4月7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周宁教授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秦忠心、尚雷雷主治医师通过EnSite Precision三维标测系统建模,穿刺右侧股静脉,采用微创方法为患者进行左房迷走神经节射频消融术,术中为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包括窦房结功能、房室结传到功能测定,排除室上性心动过速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通过刺激找出心脏神经节分布区域,然后进行标记。术中在对左上肺静脉根部消融时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心脏停搏,立即予以保护性心室起搏(视频如下),进一步证实此区域分布着丰富的迷走神经节,巩固消融此区域,然后继续对左下肺静脉底部 (LIGP)、 右上肺静脉前部(RAGP)、右下肺静脉底部(RIGP)以及上腔静脉(SVC)标记区域进行消融。手术用时1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心率从最初的50次/分,恢上升至72次/分,术后第二天患者无不适反应,正常下床活动。
迷走神经节消融术,主要是在局麻下用微创的方法,用消融导管对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高的区域进行消融,有效阻断反射通路,进而防止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术就似“松一松汽车刹车”,让心脏交感神经类似于“发动机的油门”占相对优势,给心脏“加加油”。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射频消融有效率达到80%--90%,临床疗效令人鼓舞。
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
标志着随州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实现了
新突破、新发展
为医院心脏电生理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动力
温馨提醒:晕厥是较常见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症状,病因众多,常常很难鉴别,一般需住院检查以明确诊断。如出现晕厥,要及早就医,明确病因后再针对性治疗。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晕厥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和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时出现,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显著心动过缓(心脏抑制型),血压下降(血管抑制型),其中以两种类型混合(混合型)最常见。主要机制为: 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时由平卧改为直立时,过多的静脉血淤积于下肢,使外周血管突然扩张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率代偿性加快,心脏收缩加强,一些患者会因过度激发迷走神经,进而引起心率突然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大脑骤然缺血,发生晕厥。临床上近2/3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的诱因是疼痛刺激、紧张、疲劳等。
血管迷走性晕厥以前治疗方法有:一是非药物治疗(直立锻炼、体位训练)等物理运动疗法,二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三是植入心脏起搏器。然而药物治疗疗效有限,而植入心脏起搏器则对后续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作为治疗的首选,此外血压下降型迷走神经性晕厥起搏器治疗有限。目前研究发现,左房壁中存在着一些富含迷走神经节丛的区域,主要包括左上肺静脉( LSPV) 根部、左下肺静脉( LIPV) 底部、右上肺静脉( RSPV) 前部、右下肺静脉底部(RIPV)、左房及左心耳( LAA) 交界区、上腔静脉(SVC)等区域。
直立倾斜试验适应症
反复不明原因晕厥(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排除心源性性晕厥);
无先兆的单次晕厥或高风险外伤性不明原因晕厥;
诊断和鉴别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直立位低血压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鉴别晕厥和非抽搐性癫痫;
鉴别心因性假性晕厥;
鉴别老年性晕厥和跌倒;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和直立位低血压患者的训练治疗。
来源:随州市中心医院
供稿: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尚雷雷程雪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