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7-9 12:47

文化文物旅游助推神韵随州

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炎帝神农故里,又是古随(曾)国核心区域,文明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享有“文物之邦”、“青铜王国”和“中国编钟之乡”美誉。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厚的文物资源,潜藏着巨大的文化文物旅游经济价值。如何利用文化文物旅游助推“神韵随州”建设,值得我们探讨。随州文化文物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数据表明,随州地区已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966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近现代史迹等,品类齐全,内涵丰富。馆藏文物达11000余件,以青铜器为主,铸造精美,铭文丰富,在全国享有盛誉。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保护并开发利用好这些文物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体看来,随州的文物资源保存相对较好,它们的旅游开发价值可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是馆藏文物;第二类是高级贵族墓群;第三类是古城遗址;第四类是远古英雄和宗教工程遗迹;第五前是古建筑遗存;第六类是古寨遗址;第七类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和革命旧址。我们首先是保护好现有文物,使其免遭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最终达到合理利用之目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州文化文物旅游资源的特殊优势随州的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是特殊而优越的,李白曾用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加以赞美。从桐柏山到大洪山,包括其间的岗丘河谷,自古林木参天,山秀水蓝,麋鹿满川,鱼翔水面。这从曾侯乙墓中的大型椁木、古遗址中的大量鹿角和鱼牙兽骨、叶家山古墓中的象牙等得到印证。那么依存于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随州的文化文物旅游资源也体现了“人无我有”的特别优势。首先是炎帝神农故里文化优势。而遍布随州河岸的冷皮垭、雕龙碑、金鸡岭、黄土岗、西花园、长堰湖、梨树湾、观音山、周家古城、刘家土城、佘家老湾等大型聚落遗址,都较好地展现了炎帝神农时代的生产生活结构布局。其次是曾随文化优势。古代曾国从西周初年分封到随州筑城立邑,到战国末期融入强楚,在随枣走廊纵横经营七百余年,根深叶茂。从叶家山到义地岗,再到擂鼓墩墓群,所出土的精美文物震惊华夏,闻名世界。在一个地级城市,拥有三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随州位居榜首。第三是山川形便的禅宗文化优势。虽然佛教禅宗的祖庭不在随州,但随州的灵山秀水却滋养了禅宗文化。洪山寺前的那棵千年银杏树,就是佛教在随州落地生根的“活化石”。北部的桐柏山本为道教圣地,尔后佛道并存,兼容并包,成为西游记神魔世界的创始之所。山间众多的寺观洞窟,壮观的塔林碑碣,都是现代旅游经济开发建设的宝贵资源。第四是遍布山野的近现代史迹优势。随州自古就是兵家战守要冲。元明清时期在随州大地的险关要碍上,修筑起近300处山寨堡垒,乡民聚族自卫,据险而守,成为当时社会政治动荡混乱格局的标志。如青林寨和白林寨,是元末明玉珍起义军的发祥之地,不仅成就了一代农民皇帝,还链接影响至朝鲜半岛。随枣会战时,许多深山高寨都留下国民党军队和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遗迹。特别是广水三关(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寨墙逶迤绵延,犹如鄂北长城,历经硝烟战火,造就了很多民族英雄,也埋葬了无数凶恶敌寇。可直接开辟为文化文物旅游景点。随州文化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文化文物资源是旅游产业的一种特殊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在旅游业中发挥着精神品牌效应,又是人文景观的识别码和“身份证”。我市的重要文化文物旅游资源都与特定的自然景观相依存,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便于开发和利用。有些已经初具规模,并打响了品牌,开发前景广阔。具体思路如下:扩建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现景区能满足大型谒祖祈福活动,但看点不多。可根据文献记载,参照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将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扩建成八个大型景观展示带,对景区实行优化升级。兴建曾随文化主题景区。搭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便车,修复部分古城墙。在城区规划复建随州古八景之层楼映带、双水潆洄、祠落晚霞、池涵霁月等四个景点。城南建设大型编钟文化广场,广场中心竖立百米高钟塔,作为编钟音乐之都的标志。城西规划建设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风景区。城东规划建设庙台子、叶家山考古遗址公园,形成曾国文化大遗址片区景观带。规划建设古鄂国文化主题景区。发掘随县安居古遗址,厘清曾鄂变迁关系,复建古随国都城景观,以及楚国攻打随国时,在蟟水上所建浮桥等遗迹,使其成为新型旅游胜景。开发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在曾都区洛阳镇以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为中心景区,逐步复建抗大十分校、被服厂、军械厂、战地医院等景点,以点带面,连片开发。在广水市吴店镇以中共鄂豫皖中央局和中共鄂豫皖军区成立旧址、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成立旧址、桐柏军区成立旧址为基础,推进四望山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建设随枣会战旅游景观。两次随枣会战是我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役之一,战斗遗迹遍布随州全境。桐柏山、大洪山都曾设有国军战时指挥部,分布着大批战壕和散兵坑,经过修整,可成为十分壮观的人文景点,也是对那些为国家民族牺牲者的最好纪念。市委、市政府提供的 “圣地车都”、“神韵随州”发展战略饱涵文化旅游创意,定位科学精准。丰富的文物资源融合优美的山水园林,构成随州特有的文化旅游发展蓝图,从而提升“炎帝故里、编钟之乡、佛教名山”总体旅游品牌形象。
                                                                        (作者:后加升 李 荣系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市技师学院讲师)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7-9 15:01

   元至6月,半年内随州共接待游客8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3.6亿元,旅游产品供给、宣传营销呈现出新态势。
   元至6月,随州共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51.2%和51.1%,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旅游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上半年,我市旅游产品供给逐步从过去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和参与体验型产品过度,蓝莓采摘、桃源湖休闲娱乐、林泉生态园拓展锻炼、大洪山养生度假等产品受到市场热捧。同时,更多社会资金开始关注旅游项目。随县溪沟乡村旅游度假项目、万和万亩油用牡丹基地项目、神农寨项目均为其他产业向文化旅游项目转型之作。
   今年以来全市旅游宣传上,各景区突破“单打独斗”闯市场,整合各景区资源以旅游线路为主推产品,在“抱团”营销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成效初显。大洪山、西游记公园、炎帝神农故里三景区,联合与宜昌、荆州、荆门、襄阳、南阳五城的旅行社对接,共同策划“五城大联动·万人随州游”活动,首批近千名游客来随。另外,旅游企业参与营销的主动性更强。炎帝故里主动对接周边地市寻求合作,大洪山景区举办“千万粉丝走进大洪山,寻找湖北旅游新发现”等宣传促销活动,“走出去”战略成效初现,周边市场带动明显。我市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在省内外特别是“两周”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南阳、信阳、驻马店及汉十、随岳沿线城市游客增幅明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文物旅游助推神韵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