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林绿洲! 发表于 2015-3-30 12:15

记忆中的清明

本帖最后由 梦中的绿洲! 于 2015-3-30 22:07 编辑

记忆中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读着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勾起了我对清明的记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把放火烧山误伤介子推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在我的老家随南古城,有“前三后三”的规矩,也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前三天或后三天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自己亲人的坟前,先清理掉坟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在坟顶的正中央插上一根青柯枝,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龙飘子(用纸剪成的飘子)挂在上面,再放上供品,点好香,烧烬草纸或所谓的“冥国”纸币以及折好的金元宝等,才能燃放鞭炮,最后在坟前一个接一个地跪拜,以此寄托对死去亲人的一份思念。

当然,也有在坟墓前默默许愿“希望亲人能保佑小孩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工作平安顺利”。

老家标坟要避开寒食节,寒食节这天是专门安排“施孤”的时间,给孤魂野鬼送爱心,让他们不再孤独。在随州城区的这天晚上也很隆重,这天傍晚,人们不约而同的带上香纸到路边、河边化财,给孤独的鬼魂送去一年的生活费用。

挂飘子的坟表示有后人,没人挂飘子的便是孤坟。老家大多乡邻,遇上的孤坟,都会顺便插上几根香或挂上一个飘子,以安慰无后的孤魂,希望邻里的亡灵们和睦相处。

当然,手捧鲜花,去革命烈士纪念碑,给革命先烈扫墓,是城里学校或单位组织的祭奠活动。目的是让人们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的先烈们。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也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荡秋千就是其中的一项健身活动。在古代,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先民们模仿动物攀援树藤采摘果实。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旺季,一簇簇杜鹃花丛,远眺满山红遍,也是郊游的大好时光,这对城里人无疑是一种诱惑。这时,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不会空手而归的,每人捧着一大把杜鹃花枝,有怒放的花朵,有待开的花蕾。我每次都要摘回一些花枝,把它插在花瓶里,装上水,它能鲜艳好几天。杜鹃花虽闻不到浓香,可却给人一股清新,特别对久居城市中人,在经过冬天的压抑后,这种感觉更是强烈,这是不难理解的。当你站在阳台上被四周的砖墙遮挡了你的视觉,你看着那开放得艳丽夺目的粉红的花枝,你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受,它会把你的思想带向那无边的天宇去驰骋。要是口渴了可以把杜鹃花中花粉去掉吃花瓣,酸酸的、甜甜的。在兰草花多的山坡上还可顺便采一束兰草花。在长有刺玫(是一种带刺的灌木状植物,果实叫金樱子,俗名又叫蜂糖罐。可入药,可酿酒,闹饥荒的时候还可以磨成粉充饥。)的田边地头更可尝到脆甜可口的“月亮棚” (也称“长长苔”)。

清明,是植树的好时节。有人也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人们一般在清明前都要买好树苗,有桃树、梨树、白杨树,拿到屋后去栽,也会在田边栽上几棵。老家人最爱栽在门前、稻场边的是樱桃树和栀子花。几年后,小树长大了,既有木材可用,又可以遮阴挡雨,还有丰富的果实等我们采摘,有花可戴、可食用,真是一举多得。更为重要的是,亲手植下一棵树,待你出门在外闯荡多年,再回家看着这棵茁壮的大树时,你一定会有别样的惊喜。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时节,家家户户都格外忙。小时候,我最喜欢和母亲一起在屋后的菜园里撒上辣椒、西红柿的种子。母亲先用铲子拨开土,七八岁的我带着弟弟,端着盛放种子的小盆跟在左右撒种。我慢慢蹲下撒上种子,轻轻用手抚上土,再盖好,然后抬头等母亲夸奖。母亲一定会点头微笑着说:“我娃儿真能干。”清明以后,估计过半个月,种子便抽出小芽。背着书包上学的我总要到菜园子里去瞧瞧,看着那些可爱的小嫩芽,仿佛就看到了满藤的黄瓜、通红的辣椒向我频频微笑。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如今,现在的清明节又添加了燃放孔明灯、河灯等项目,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梦中的绿洲 发表于 2015-3-30 21:54

本帖最后由 梦中的绿洲! 于 2015-3-30 22:13 编辑

关于清明节的掌故、来历,习俗介绍的比较生动、翔实。

是了解随州地方清明节民俗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福林绿洲! 发表于 2015-4-1 11:22

梦中的绿洲! 发表于 2015-3-30 21:54
关于清明节的掌故、来历,习俗介绍的比较生动、翔实。

是了解随州地方清明节民俗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谢谢指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忆中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