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新华书店 发表于 2014-8-21 15:25

古人说话是“文绉绉”还是“萌萌哒”?




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7510/0 导语
“琴啊琴,我们做朋友吧。”一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GIF图戳中网友的萌点。事实上这位九五之尊还有许多“萌句”,诸如“朕就是这样汉子!”;“朕实不知该如何疼你”;“朕知道了”。





古人说话不应该是满嘴“之乎者也”么?他们日常交流到底是咬文嚼字还是像现代人一样通俗易懂?这得从中国古代书面语和口语两条线的发展轨迹说起——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8131/0雍正写给年羹尧:“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尔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到。”
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8155/0康熙至光绪朱批“知道了”。
一、书面语和口语的双轨发展:从合拍到脱节再到合拍首先,我们厘清四个概念:口语、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的,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书面语。只不过前者建立在先秦汉语口语的基础上,而后者则建立在近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1、先秦时文言和口语基本一致中古汉语口语研究尚不足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与现在倾向使用双音节词不同,当时的汉语里单音节词占据上风。《论语》《孟子》这类,可以说就是当时口语的实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当时说话,就是这么个腔调。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8315/0孔子
但是由于书面语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为载体的儒家著作经典地位的确立,以及汉字对于汉语的巨大影响,文言文和口语很快就进入了漫长的双轨发展时期。大约在两汉时期,口语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离。中国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除了以通语解释方言以外,还注重以今语解释古语。《方言》卷一就记录:假、炽、怀、摧、詹、戾、艐,至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大意为:假、炽、怀、摧、詹、戾、艐这些词,都是“至”的意思……是从古语分化出来的不同说法,现在有些地方已经通用了。)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8401/0《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书影
虽然文言文和口语都在发展,但前者远远跟不上后者的速度,距离越拉越大。可惜由于反映当时口语文献远没有文言文献那么丰富,中古时期汉语口语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2、唐代出现白话文宋代文言彻底脱节这种情况在唐朝出现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的大发展。由于潜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于方便传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译的佛经和佛教故事多使用当时的口语,成为早期白话的重要来源。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语已经完全脱节。当时的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一般口语要说的意思。宋吕本中《轩渠录》记述了这么个故事:族婶陈氏顷寓岩州,诸子宦游未归。偶族侄大琮过州。陈婶令作代书寄其子,因口授云:“孩儿要劣妳子,以阋阋霍霍地,且买一把小剪子来,要剪脚上骨出儿肐胝儿也。”(应为开封地区方言,大意为:要给孩子买把小剪刀,剪去脚上的硬皮和老茧。)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宋朝的文人和学者们有时也使用白话文。譬如苏轼最爱用“呵呵”,在给挚友兼亲家文与可写信时、在给同事和文友鲜于子骏写信时、在给“河东狮吼”男主角陈季常写信时,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点评史书时也是一口白话:“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宋人的日常对话,就是这么通俗。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8525/0为苏轼配音:“呵呵。”
3、皇帝也爱说大白话:成吉思汗和朱元璋的圣旨到了元代,由于汉语并非统治者的母语,很多时候连皇帝的诏书也直录当时的口语。《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录了一篇成吉思汗写给丘处机的诏书,全文如下: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起身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http://p.qpic.cn/ninja/0/ninja1407468616/0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诏书
其实“么”这个现当代汉语常用的语气词,早在唐就出现了,来源是“无”。敦煌写本中写作与“无”语音相近的“磨”“摩”,宋代以后写作“麽”“末”,慢慢地演化成“么”。至于“么”变成现代更常用的“吗”,那是清代的事情了。明清,白话小说诸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等等,不胜枚举。皇帝批复奏章用大白话也不是稀奇事。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沿海有倭寇来犯,怒而下诏:“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相比之下,雍正对年羹尧的那一份表白,是不是显得柔肠百折了许多。4、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书面语和口语发展的双轨发展,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立的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终结。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等,吹响“白话文运动”的号角,终于让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了汉民族的共同书面语。这里有个段子:胡适和黄侃打赌文言文和白话文谁更简洁。胡适对学生说,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学生们绞尽脑汁拟定了电报,挑出字数最少的一份,写的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二、对古人的误解源于重文言、轻白话梳理了从先秦到五四,书面语和口语、文言和白话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最早在唐宋时,当时古人的口语就和我们现在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我们总有一种错觉,觉得古人说话都是那么佶屈聱牙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白话文出现时间晚,且被传统社会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虽然使用先秦口语的“十三经”到了后世已经成了难懂的文言,连汉人的批注对唐宋人来说也很古奥。可是,儒家经典是士子必修,要想参加科举就不得不学。除了功利的需要,正史、正式的文章、书信,也都必须使用文言文。语录体的《朱子语类》里,朱熹说着一口大白话,可是到了学术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他还是用上了文言文。还有朱元璋,别看平时下诏那么随便,登基诏书说得可是“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二是古文教育重文言。文言文和口语脱节太严重,不论是散文还是骈文,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基本无法诵读理解。我们从小接受的古文教育,自然是重文言轻白话的,这让我们误以为古人说话也是如文言文一样咬文嚼字。图片来自网友文在兹的相册《如是我闻》,出自《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汉)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卷一引自《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P171此处参考《网友议网络语气词“呵呵”辞源翻出苏轼书信》,新华网,2008年11月14日(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四(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附录图片来自网友文在兹的相册《如是我闻》此处参考王力《汉语史稿》(1958)、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1958)相关章节引自袁腾飞讲座《这个历史挺靠谱》第11集此处参考刘继兴《胡适黄侃在白话文与文言文上的较量》,《羊城晚报》,2013年12月11日引自《剑桥中国明代史》,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著,张书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3章:洪武之治
结语
总而言之,最晚在唐代的时候,人们的日常交流已不再是“之乎者也矣焉哉”了。如果大家细心阅读研究文献,一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萌句”呢。





来啊打我啊 发表于 2014-8-21 17:29

:lol口语一直存在的吧,只8过史文都用书面语哟,古代8太可能都有书念的,那是权贵才有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说话是“文绉绉”还是“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