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明代名宦乡贤祠为何供奉李充嗣?
随州明代名宦乡贤祠为何供奉李充嗣?翻阅清同治版《随州志》,记载历代在随州有作为的官员中,明代知州李充嗣便是其中最突出者。这正是明代名宦乡贤祠供奉李充嗣的原因。李充嗣生于1465年,祖籍四川内江人。祖父李蕃是明永乐年间的举人,曾任兵科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博涉群书,有奏议诗文10余卷。他的父亲李吉安,曾任华阳王府教授,后举家迁居湖南澧州(今临澧县)。成化二十三年,年仅22岁的李充嗣考中进士,录为翰林院庶吉士。弘治初年,任户部主事(官阶正六品),后又到刑部任职。因工作上的失误,被降到岳州任通判,分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弘治九年(1496年)调任随州知州。这时的李充嗣已练达老成,励精图治。他在随州任职期间做了九件事。一是修筑堤防。随州城区每当遇到洪水泛滥时,河水倒灌护城河,同城壕上游来水交汇一起,使城外泛溢成灾。尤其城西外城濠(今沿河大道-带)上建有岁丰桥石桥,因设计不合理,加剧了洪水的泛滥。李充嗣一方面修筑堤防,以御水患;另一方面拆除了石桥,在其南百步外重建岁丰桥。御史宗彝(随州人)为之作《李公桥记》。李充嗣为使桥基稳固,以铁链联系两端桥墩。水底铁链因波光粼粼,仿佛像蠕动的蜈蚣,故有“岁丰桥下铁蜈蚣” 的传说。在《李公桥记》中,宗彝称道:山溪上建有桥十座,但都比不过这座桥。岁丰桥可算是李充嗣留下的唯一“纪念品”。二是兴修水利。随州历年水多成灾,水少田干。为解决这一问题,李充嗣动员农民广建防洪蓄水工程,修池筑塘,能蓄能灌,使大量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利用,民众安居生产,人口增7300余丁口。三是组建商船。随州每年要上缴“皇粮”,因从水道运输,故称漕粮。过去漕粮起运多雇民舟,增加了群众负担。李充嗣造船36艘,平时经商搞运输,有漕运任务时由官府安排。这大概算随州较早的“国有企业”。 四是储粮备荒。他还建“义仓于四乡,贮谷万斛,饥散丰敛,民赖以济。”这一举措缓解了民困, 调剂了丰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五是注重教育。在城区建白云书院,招聘老师,招收学生,资助纸和粮食。在乡村建小学,他还常检查学校教学情况,有时还亲自为学生授课。六是搞好城建。在州府后面的城墙边重修白云楼,纪念宋代诗人邢居实。在今神农公园内除建有白云书院外,还建有尹公亭,以此来纪念宋代生活在随州的著名文人欧阳修和尹洙。他根据“随珠弹雀”的成语故事,挖建了“夜光池”。挖池堆积的土被后人称之“飞来土”。 他十分注重文物保护,重修城南汉东楼,使这一名楼再现雄姿;修复了城北临濠水的瑞莲亭; 兴建洗心亭;修复了城隍庙, 使这一古建筑免遭毁废。可见李充嗣在宏扬随州历史文化上下了很大功夫。七是改善交通。在官道上修造石桥,建造大邮舍16所,道路植树达700多里。八是关注民生。随北盗贼常骚扰百姓,他组织1300多民兵操练,维护社会治安。九是开发旅游。他在大洪山新阳店发现温泉后在此建造一亭, 亲题匾额“温泉”, 使这里成为人们旅游、疗疾的景点。他应算是如今玉龙温泉的创始人。我们还可从李充嗣的作品中, 看到他是一位体察民情的清官。他游大洪山时触景生情地写道∶一雨清凉万物新, 省耕随地踏芳春。明时愧我叨民牧, 尚有饥寒洒泪人。路入羊肠面面山, 万寻苍翠水云间。劳形老大浑无补, 逢着幽人也厚颜。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深感作为地方直接临民的父母官, 未能治理好随州, 仍有啼饥号寒, 生活困难的民众, 深感自己与世无补, 未尽到责任, 颇为痛心并自责。李充嗣在随州政绩卓著, 深得民心。随州才子颜木撰写了《前太守李公去思碑记》, 表达了随州人民的怀念之情。李充嗣从此在政坛上春风得意, 步步高升。他由知州升任陕西佥事,不久又任云南按察使。正德九年(1514年), 升迁为右副都御史, 巡抚河南。正德十二年, 李充嗣巡抚南京诸府。因平息了叛乱有功,受到嘉奖, 升任为户部右侍郎, 不久, 升工部尚书, 兼管水利。嘉靖元年, 明世宗论平叛功劳, 又给李充嗣加封太子少保, 任南京兵部尚书。他多次请求乞归故里。嘉靖七年(1528年) 皇上恩准。李充嗣回澧州后病卒, 葬于临澧县罗湖挡观音岩。诏赠太子太保。遗著有《梧山集》。参阅清同治《随州志》、《江苏省志》、《湖南名人志》千年难得一好官,
恤民忧民在实干。
为官当学李充嗣,
时把百姓记心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