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永远 于 2018-1-25 09:58 编辑
这里是每周随州网原创深度栏目《寻觅》 第70期: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我想,等到快过年了,你回到随州。
你兴冲冲的拉着我的手,说:“走,我带你去吃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砂锅粉!”
你一路上感慨随州的变化之大,在你离开的这些日子里,这样那样的街道,这些那些店家,都变成了陌生的样子。
我们到早餐店坐下,也早已不是小时候的老板,店里的装修焕然一新。
你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些难过。”
——写给曾经的随州
转眼间又是一年 岁月总是不饶人 没错,我们都已经在老去的路上了 会不会时常怀念小时候? 儿时最真的记忆是哪些?
消失的老站台
绿皮火车哐哐驶过,随着岁月驶过......
2009年6月份,老火车站搬迁到新火车站,老火车站渐渐废弃,7年过去了,这里作为随州曾经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早已不复往日光景。可是,它已经成为随州人的记忆,一段值得寻觅的记忆。
我想,有时候人们回望过去,或许只是希望,和那些过去的经历握手言和。
说到老火车站,就不得不提这座已经不复存在的老天桥,它,曾作为随州的地标,被所有随州人所记住。
老天桥,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位于随州老火车站,供来往行人跨越铁路道口。随着新火车站建成,老火车站废弃了,老天桥也走向迟暮。
对比现在的新火车站,更大了、地方也更宽了。它,已经渐渐取代了老车站。不久,还会有高铁站,对!就在2018年。
不论是老车站还是新车站,它,总是风雨里坚守着随州的交通枢纽;它,更是我们回家的第一站。对于归乡人的来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火车站;对离乡的人来说,最后一眼看到的也是它——随州火车站。
消失的㵐水一桥
㵐水一桥,随州的母亲桥。它,承载了所有随州人的的记忆,也曾是许多随州人出行的唯一通道。
2016年10月,㵐水一桥正式全面封闭。2016年11月22日,㵐水一桥成功爆破,这意味着,这座陪伴随州人47年的桥,已成为历史。
有的人从这座桥上来来回回走了无数趟;有的人从小在桥边的游乐场里成长;流浪者把这里当作家,度过了许多个风雨夜晚;桥头的石花粉,我们从年少喝到了年老.......这一切都将被新桥所取代!
老桥已去,新桥将至,破茧成蝶,翩然而来……
一朵美丽的蝴蝶兰正迎面向我们扑来,这座号称随城颜值最高的桥梁,设计灵感来源市花——兰花。采用蝴蝶兰斜拉桥方案,全长258米,宽32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40公里,使用年限为100年。
她,将继承老桥的城市使命,继续见证随城向更美好的明天发展!
消失的老棉纺
随州有着一条神奇的马路!
右边,是繁华的高楼大厦、霓虹灯、大广场......左边,是一如淳朴的当初,红房子、筒子楼......隔着一条马路,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生活!这,可能得从老棉纺说起...
老棉纺厂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拥有职工一万多人,为随州的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曾经在随州辉煌了很多年。那个时候,能进到棉纺厂上班是一件特别傲娇的事。
到本世纪初,老棉纺厂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最终,旧的厂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幢幢高楼大厦。
消失的随富大酒店
说起这个地方,老随州人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这里可以说是随州换商家最频繁的地方了。
位于舜井大道,九十年代初在随州非常的出名,不仅是请客办事的首选,而且里面还有可以容纳几百人跳舞的舞池。貌似八九十年代随州有很多舞厅什么的,但在酒店里设舞池,随富是唯一的一家哦。若干年后,随富渐渐衰落,现在就换成了新的酒店了。
消失的涢水饭店
“涢水饭店”的名字,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从一开始的“涢水饭店”改为了“涢水宾馆”,在随州安静的存在了好多年。在历史的巨轮中,它在不断的发展。
2016年底,涢水宾馆拆除,旁边开始建设美丽的东湖城河。我想,当新涢水宾馆建成,它将继续承载在随州人的记忆。
一个随州人, 走到哪里都会留有随州的印记, 这是深入骨髓的。 而随州这座城, 有的旧建筑被全新的所替代, 有的则痕迹全无。 而在这些旧建筑全部消失殆尽之前, 我们能做的只有真实的记录。
消失的“爆米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米花真是很受小城里孩子们欢迎的一种零嘴。“轰”地一声响,准是米花老爷爷来了。赶紧让妈妈舀上几碗米,跑到村口,挨挨挤挤的围在米花老爷爷的身边,紧张又兴奋地等待着白花花的米花出炉的那一刻。
而现在却很少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了,有时候在街头擦肩而过不过是一抹剪影,大嗓门的炸米花的机器,好像也已经被时间施了隐身的魔法,再难听见街头的那“轰”地一声响,也再难尝到这儿时的味道。
消失的棉花糖
小时候最受欢迎的甜品之一要属棉花糖了,校门口总能看到大爷推个车在卖,拿根签子转转转就出来一大坨棉花糖,放到嘴里一下子就化了。现在一般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
消失的油条散子面窝
小时候吃的那些红薯面窝,炸饺子,很庆幸现在还能偶尔吃到。一根油条搭配一碗豆浆,那真是过早届的绝配!只是,现在随州的早餐摊,越来越少了,也就只能偶尔能碰到了。这个味道,将永远被我们记住。
消失的汤圆面米酒
小时候在家里总能听见“米酒汤圆,卖汤圆米酒的”的吆喝声,萦绕在整个街道,然后渐行渐远,买米酒的师傅骑个自行车,米酒挂在车后,车把手那挂个喇叭一直在循环……现在真的几乎没见过了,超市的包装再精致也比不上那时偷喝的一口生米酒十分之一。
那些小时候的零食, 天然朴实,百吃不腻! 还承载着亲人的爱啊! 现在好多都吃不到了~
消失的老裁缝
如果没有那个小巷子,你在哪里还能找到裁缝店?对,我说的就是大十字街天桥公厕旁的“裁缝一条街”。我想逐渐消失的不仅仅只是“裁缝店”,还有“裁缝”这门手艺,现在的年轻人都嫌这行太累,不愿学习这门手艺。
消失的修鞋匠
现在人们生活都越来越好了,商场里的衣服鞋子也琳琅满目,消费高,买的鞋子贵,专柜也都会自带维修服务。再也没有谁愿意去路边修补鞋子,路边的小摊也渐渐消失......是啊,不是没有人愿意做这个行业,而是渐渐的已经没有市场了。
消失的修车匠
那个时代,都是凭借一门手艺,一生专心做一件事的。不管是修鞋,还是修车,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少。但当人们需要的时候,看到他们,却总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
消失的棉花郎
弹棉花是一门厉害的老手艺,如今在随州,弹棉花的师傅好像已不多见了。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人大多已经年过半百,已经没有年轻人肯学弹棉花了。就算现在有机器帮忙,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学这项老手艺。但,这种弹的棉花被,盖着就是比商场里的暖和。
在我们的城市里, 只有为数不多的老手艺人 仍然坚守在街头巷尾 一年365天,除了过年和下雨天 只要你来,他都在。
关于这一点 我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的就是邻里感情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 大家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 或者是一条小巷子里
邻里关系总是那么的和睦 邻居阿姨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亲姐妹 邻居叔叔和爸爸的关系就像久违的老朋友 他们一起聊天、打牌 一起逛街、购物;一起做饭、聚餐 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
小时候放学回家 甩下书包就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了 吵个架只要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和好 大家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写作业 狭小的巷子里到处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现在大家都住在一个单元楼里 对面的那户人家住着什么样的人却完全不知道 只有在同时出电梯的时候 才会忽然意识到 哦,这就是我的邻居啊
后 记 时代在变迁,历史在改变 那些逝去的不会再回来 但那些曾经的记忆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很多人问: 家乡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家乡就是一个你可以骂一万遍 但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句的存在
为正在发展的家乡点 发到圈子让更多人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