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曾都皮影)俗称皮影子,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塑料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皮影戏随着历代人口的迁徙、战争、文化交流及宗教活动而流布于全国,逐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
随州皮影分随南、随北两路,随南皮影由湖北安陆传入,随北皮影(以下称曾都皮影)于清朝末年由河南信阳传入。目前曾都皮影源于随北皮影,湖北随州以北的淮河、小林等乡镇山水相连,212省道自信阳沿淮河、小林、草店、殷店、高城、万店至随州城区贯穿而过,这一有利的地理和交通环境,使皮影戏快速传入随州地区。大约于1921年,这一皮影戏班正式驻扎在万店镇上槐东槐东庙。当时的随州市北万店镇槐东庙香火旺盛,为曾都皮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皮影艺人在庙上一住就是四十多年,逐渐形成了当地风格的一支流派,后续四、五、六代传人逐渐被随州人(曾都区)所代替。
皮影戏演唱剧目先以杨家戏、封神演义、四大名著演唱,后以薛家戏、罗家戏为主,还创作、编演了很多与时俱进的现代戏。
主要声腔有灌腔、平腔、虎腔、仄腔、老旦腔、小生腔、彩调七种,其中灌腔是皮影戏的引子。曲调高亢豪放,欢快活泼,唱词七字一句,四句一段,合辙押韵,方言演唱和道白,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皮影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材料,雕刻人物长50至60厘米,女性影人衣装头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衣装头饰则以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正派人物用阳刻,花脸、丑角等用阴刻手法,各行当脸谱造型行头源于戏剧,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既要有装饰美,也要充分体现夸张、浪漫手法。影人人物有生、旦、净、丑等角色。
曾都皮影集地方音乐、文学、风俗、道德审美观等诸多元素于一身,是传承、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地方民俗活动共生存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它还对中国的戏剧、美术、民间文学、民俗及宗教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