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奔跑的鸵鸟 于 2014-5-28 10:42 编辑
如果青春指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尝试、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敢于反叛的心态,反思一下,你真的拥有青春吗?
有的话,恐怕也只是大学中间那短短两三年——我反思,随州高中时期我曾短暂的反叛,至今也不后悔。
大学之前,十二年教育只为了一个目的:高考。必须心无旁骛,不能谈恋爱,明明看到喜欢的男生女生心里小鹿乱撞,也要硬生生地把情愫压下去,转移到厚厚的高考真题卷子里;老师整齐划一地说“青涩的果子是不能吃的”,多年来连修辞也不改一下。
从大四那年开始,残酷的就业压力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再也无心在宿舍里煮个方便面,谈个无目的的恋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
为了高考,我们可以压抑爱好、全盘接受标准答案;为了赚更多钱,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最痛恨的人。
我们在年龄上的相互胁迫和自我胁迫简直就是一种“集体犯罪”。
最可怕的一种是全社会对女人的胁迫。仿佛还停留在过了30岁就要挂掉的原始人时代。
中国男人择偶,看女人第一就是要年轻。在中国征婚网站上,男人几乎一律要25岁以下的女人,而西方男人对于年纪基本不设限。
“剩女”“女人30豆腐渣”的恐吓还无处不在,导致女人在年龄上强烈不自信。
40岁的中国女人在国内根本不受待见,但出了国,境遇就完全不一样——美国人娶的中国太太很多不漂亮而且年纪偏大。
相比之下,法国女人的青春可以绵延到五六十岁,在我们这儿是老祖母级别的人,仍然可以穿得优雅美丽,谈一场浪漫的恋爱,享受男人的欣赏和赞美。
西方男人并不是不知道二十岁的女孩更能带动荷尔蒙,但他们更多人对女人的欣赏超越了动物性原始冲动。比起纯粹的年龄来,他们更想知道一个女人爱玩什么运动,爱听什么音乐,爱读什么书籍,有过哪些生活经历,是否和自己有共同语言。
中国的长辈也大多是一群未老先衰的人,个人生活严重匮乏,自己一辈子没啥指望,就全指望在子女身上了。对老去的恐慌更加剧了他们对年轻人的控制。
典型的中国爹妈就是在孩子20岁前千叮嘱万叮嘱别谈恋爱,一到了大学毕业就开始安排各种相亲,各种唠叨。
“年纪不小了啊,要抓紧了啊”
“你再不结婚生孩子,我就要犯病了啊”
“隔壁的小王,都当爸爸啦”。
我们这儿有一大群大爷大妈,年纪大了没事做,就等着抱孙子来填充晚年。
“还早啊!想当初我在你这个年纪,都几个孩子的爹(妈)了呀。”
他们火急火燎地提醒着你:你已经老了。
哪怕你才刚毕业两年。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金币 +15 |
贡献 +15 |
收起
理由
|
米秀
| + 15 |
+ 15 |
我怎么忘了给你加分了呢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