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大自然的恩赐,随县高城镇,盛产一种金头蜈蚣,采之不尽。
农民宋发亮抓住商机,年收购金头蜈蚣4000万条,全部销往韩国。 立夏后是捕蜈蚣的季节。17日,我们来到高城镇,目睹了采集金头蜈蚣并制成商品的全过程。 晚9时,月牙挂上树梢,我们随龙王庙村民雷兵来到山里。 雷兵脚穿旅游鞋,头戴配有照明灯的橙色矿工帽,左手提塑料桶,右手捏一把火钳。雷兵说,金头蜈蚣毒性大,要穿长袖衫,扎紧袖口、裤腿,戴上手套,防止被咬伤。他说:“抓蜈蚣要眼疾手快,蜈蚣被强电光一照,就会乱窜,昂着头爬,用火钳夹着头部丢进桶里就成了。桶里要装三分之一的盐水,还要倒进二两白酒,蜈蚣丢进去很快失去知觉。” 这夜,雷兵一直采到三更时分,共捉了621条,按当地每条2.3元的均价,一夜就赚1400多元。同行的高城镇政协副主席蒋国才告诉我们,雷兵是捕捉蜈蚣能手,晚上采白天卖,从清明到现在已有两万多元进了荷包。 次日上午,我们来到宋发亮开办的鸿发土特产公司。在制作车间,只见20多名女工坐在工作台前,将死去的金头蜈蚣进行清洗,再按长短规格穿在竹签上。另一车间里,几名工人将新鲜蜈蚣烘干后,装进纸箱后送进恒温室。高城镇企管办主任王道宏介绍,这一箱就是一万条,以每条10元的价格,通过鸿发韩国公司批发给韩国客商。 大量捕捉会不会破坏生态?记者不禁发问。“不会。”王道宏说,高城地处桐柏山余脉,气候和土壤培育了金头蜈蚣这一特产;蜈蚣是肉食爬虫,每年产大量的卵,3个月就能长成熟,冬眠后到清明时才开始觅食,这样周而复始,采之不竭。 韩国对金头蜈蚣为何有如此大的兴趣?记者上网查询,《本草纲目》载:“蜈蚣,头、足赤者良,以干味全虫入药,有治中风、破伤风、偏头痛之效。”据专家考证,金头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韩国人喜饮青酒,酒里常泡几条金头蜈蚣。前不久,韩国中药材协会会长专程到高城考察,确认高城采集的是天然野生的金头蜈蚣。 -荆楚网-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