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3186|回复: 1

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 “曾侯”家族之谜有待解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_SZ03今日聚焦_4.jpg
m_SZ03今日聚焦_5.jpg
m_SZ03今日聚焦_2.jpg
m_SZ03今日聚焦_3.jpg

      图为: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圆盘形铜锭、长方形铜锭、青铜器铭文及拓本(右边第三个字是否为“犺”存疑)
      转移至室内研究的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工作又有新进展。上月30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考古人员首次披露,叶家山28号墓出土了两块随葬铜锭,可证明西周早期曾国已有了独立的青铜冶铸业。
      与会专家认定,叶家山西周墓地共葬有3代“曾侯”,他们大约生活在周成王至周昭王时期,目前确认的“曾侯谏”、“曾侯犺”两位君主,是父子还是兄弟,仍然是一个谜。
      西周墓地首现铜锭
      据最新统计,叶家山古墓第二次发掘共揭露墓葬75座、马坑6座,出土铜、陶、原始瓷等随葬品1300余件套。考古人员对M28墓中出土的两枚铜锭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这在全国西周墓地中尚属首次发现。
      记者从研讨会上展示的图片中了解到,这两块铜锭,一块似圆盘形,重2865克;一块似长方形,重2960克。考古人员介绍,以前出土的铜锭一般含有大量铅、锡等元素,但这两块铜锭基本上没有别的杂质,纯度达到98%,对研究西周曾国铜器铸造及铜料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综合多种因素,就这两块铜锭产生了3个方面的推论:曾国有独立的铜铸造业;铜锭在当时已作为商品;曾国铜料似为外来,铜器铸造业与铜料被国君所控制。
      出土的镈钟也能发双音
      2013年4月至7月进行的随州叶家山古墓第二次发掘,最引人注目的当属5只编钟发掘。这套编钟由一个镈钟、4个甬钟组成,比曾侯乙编钟还要早500年,是迄今所见我国西周时期出土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编钟。
      考古人员经初步观察,这些编钟都可确认为双音钟,但在入葬前应是重新按相同形制、纹饰音高关系而再成编、构成跨一个八度又一个小三度音列关系,加上一件镈钟的双音,整套编钟具有跨越一个八度再加纯四度音域,构成该音域内的六声音列,对研究我国古代乐悬制度及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组编钟改写了中国音乐史。”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
      在叶家山考古之前,音乐学界对编钟的认识普遍是:镈钟只能发单音,甬钟才可发双音。黄凤春透露:“我们对于这组编钟的研究表明,它是可以推翻之前音乐学界的很多结论的。”
      “曾侯”族属之谜待解
       继2011年叶家山考古中出土有“曾侯谏”字样的铭文铜器后,2013年7月,铸有“曾侯”铭文的青铜器再次现身,这是继曾侯乙、曾侯谏之后,第三位“重见天日”的曾侯。但铭文上这位曾侯的名字,当时并未得以确认。
      在黄凤春关于叶家山墓地第二次考古发现的报告里,基本确认为“犺”(kang)。但记者发现在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中,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罗运环撰文,对这个铭文中的字进行探究,其得出的结论更倾向于这个字为“犭”加一个“立”字,或左边一个“立”右边为“犬”。
      黄凤春表示,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该埋葬有3位曾侯,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暂未弄清。
      由于叶家山古墓在形制上与同时期西周墓地有很多不同之处,考古学界对这3位“曾侯”族属问题也仍有疑问:他们究竟是周人的姬姓,还是夏商时期的姒姓遗裔?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都建议,我省可继续对叶家山墓地附近的西花园及庙台子遗址进行发掘研究,这将有望从整体上揭开叶家山“曾侯”之谜。

楚天快报  记者 朱道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5-4-4 1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