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6-6-20 08:02 编辑
【口述历史】随州古城垣内的水
(四)鹳坑及大小池塘
1957年寒假,全随县2272位学校教职员工,集中在戒备森严的县一中(今实验中学)“整风反右”,890人被划成右派份子,占总人数26%+。
这890余名右派份子经大小会思想批判斗争后,立即被投入劳动改造,在凛洌寒冬中肩挑手挖,用双手将“猴子凹”改建成了一方方“养鱼池”,诞生了《随县渔种场》。
自1957年未的“反右斗争”始,千万年的古随城垣内的地表水域开始遂步消失,到1980年建市后,包括古城外护城河全都消失了,只能残存在人们记忆里。
“反右运动”改变了我家一切,右派父亲投襄北农场劳改、右派母亲下调乡村小学。全家8口靠母亲38元小教工资生活。“反右”“大跃进”“三年饥荒”……少年的我在课余后碌碌为生存而操劳。唯一驱动力是要肚子吃饱。
全国城镇居民都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小学生月供24斤,中学生月供26斤。外婆按我五姊妹定量,用平盘杆称细心称出各自粮食分装在记号分明的碗钵中,例如读小学的弟妹,一月24斤米,平均一天是8两,一天两餐,一餐4两(200克),外婆将定量米装在各自专属碗钵。
当今的小学生,一餐让他(她)吃50克米饭,当长辈的还真求爷爷告奶奶去央求。为嘛?餐桌上鸡鸭鱼肉、书桌上水果零食,小学生们都吃的伤了、厌了、肥胖了……
那时,人们没有“过早”慨念,清早饿着肚子上学,9点多放学回家,外婆在柴火炉上的陶土大瓦罐里蒸熟了米饭,各自端着专属的一碗钵蒸饭,就着孤零零的一碗辣豆瓣酱、或一瓦盆有盐无油的罗卜、冬瓜,白菜……
父亲在劳改农场,只有母亲从乡村小学每月送回20元人民币,仅仅只能买回祖孙六人的供应粮,所幸那时上学没有家庭作业和“育才班”,帮外婆打凉粉、熬米花糖、酿醋……上学了,帮外婆挑担提壶在东关小学支摊做小生意,是我要务。
到“三年大饥荒”时,党宣叫“三年自然灾害”“苏联逼帐”,农村有人饿死了。我念初中,课余就提个篓子,从屋后残存青城垣起步、上土城垣,绕县城垣一圈。或窜城内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目标只有一个,寻找捡拾一切可裹腹之物,野菜、野果。或可换钱的破铜烂铁、或可燃的枯枝木块。最好是在古城垣的水塘里捉到半死的鱼虾……
县城古城垣里大大小小有十好几处水塘,如要细细写上,真不是个容易事,那时的古城垣里还有农村、农民。一、二、三街都有农业队,居民属农业人口,一街农业队在头道桥二道桥以西,二街农业队在月光池、中心医院的肖家湾,三街农业队在神农公园(原大操场)。这三个街的农业队都有大小多处水塘。
鹳坑(又叫灌坑),这处古城内最大水塘,在二街农业队月光池、中心医院的肖家湾。(见附图)。面积约十几亩地大水塘,很深的水域,常传淹死人的花边新闻……
明天继续写帖
(五)古城垣的农耕社会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