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1859|回复: 0

【好文推荐】“看见”的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花的快乐 于 2015-4-7 17:41 编辑

kanjian.jpg





看见
柴静有本书叫《看见》,读完后感触很深。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情的经过,有多少事件背后的细节被我们忽略?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的行为,有多少行为隐藏的渴望被我们漠视?

《阿凡达》里当杰克·萨利被纳威人接受的时候,他们说的也是:“我看见了你。”能够被看见,是我们的一种归属。

看见,听起来是那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回想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多少次我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父母、老师、另一半真正理解了呢?当我们的需求、想法和感受被漠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对方面前是不存在的,于是我们的心门就关上了,我们开始学会用大脑生活。

这几年一直以来的学习,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在用大脑生活,而自己内心的感受却越来越麻木。我习惯于用头脑分析,这件事为什么不该做,为什么应该这样选择,为什么应该这样生活。但当老师不断的询问:“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当你有那样的感受时,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期待是什么?你的渴望是什么?你此刻内在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此时此地的感受又是什么?”我才发现,我根本就说不出自己的感受,我无法描述出我的真实感觉,我的大脑和我的心是背离的,我无法真实的感受到我的感受。

共情
那么回到我们和孩子身上,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有多少时候是在事情的经过的?又有多少时候我们真正看到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渴望?

在参加工作坊的过程中,我曾在微博上发了三个案例,征求大家的回应:如果你七岁的孩子被同学欺负,带着流血的伤口回到家,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初三的孩子因为你叫他起床而大发雷霆,你会怎么办?如果你高三的孩子非常想去明星演唱会,但与学校安排的考试冲突,非常生气,你会怎么办?

太多太多的朋友留言说要安抚情绪,要共情。现在“共情”这个概念基本已经深入人心了,只要接触过新理念的父母,几乎都知道要共情。但是,我们真的能准确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吗?我们共的情是共到关键点上的吗?

于是我后来请大家详细写出大家在共情时会怎样说,写出具体的语言。很多人给了我回复,而这些回复中的很多也和我在参加学习之前的想法一样。如果我没有参加这次工作坊,那么将来我遇到孩子的状况时,我也一定是这么做的。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发现,我们所谓的共情,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讲道理,是在分析事情,是在给孩子做选择。我们太着急自己能干点什么,能有机会发挥作用,其根本目的,还是想赶快让孩子接受“我”的想法,在“我”的爱中得到治愈,情绪赶快过去。

于是我们对孩子说我们认为的东西,我们认为他应该有什么感受,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法……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共情,因为书上是这么写的,专家是这么说的。而太多太多的“我认为”汹涌而来的时候,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就被淹没了,我们没有看见孩子,我们只看见了自己,只顾着表达自己的“爱”。


链接
人和人之间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链接”,和自己链接,和他人链接,和孩子链接。可是因为我们用大脑生活得太久了,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心。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很难和自己的内心链接上。而对孩子进行到位的共情,恰恰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内在有牢固的链接,能够坦然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了解并接纳所有的情绪。

我们无法与孩子成功地对话,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自己没有得到过接纳,没有被真正用心地倾听过。甚至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内心真正的感受到底是什么。因为太多的“应该”和“不要”,我们早就将自己“砰”的一声关在了大门外。

分析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当一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们本能地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析这件事,这是我们的逻辑习惯,遇到问题要分析,但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真正的感受。心被压抑了,心里有了情绪却试图用头脑去解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很不情愿的去做一些“必须”去做的事情。

我们基本上都是头脑记住得太多、分析得太多,以为头脑能掌控一切。而这实际上就像父母对于孩子的作用:我们并不需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获得爱的感受、温暖的链接。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巫在微博里说:“当孩子说考一百分好难哦,妈妈说你考多少分我都爱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抛弃。”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我们以为我们表达了对孩子的爱,但孩子内心的渴望和期待被我们漠视了,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根本就不是考试的问题,而是他在寻求归属感。可是妈妈非常神圣的说:“你考多少分我都爱你。”就把孩子继续诉说的路给堵住了。孩子没办法继续说他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甚至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深层想法究竟是什么。

“妈妈爱的是你,不是分数。”或者“你考零分妈妈都一样爱你。”这样的回答背后包含的意思是:“我对你的考试根本不关心。”甚至是“我对你的考试根本就不抱任何期望。”也许我们认为分数不重要,但孩子还无法体会。如果不重要,那我为什么要考试呢?为什么老师要排名呢?为什么分数高就能上好学校呢?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为考试紧张呢?

还有的妈妈说:“哦?你很在意自己的成绩?那妈妈要好好反省一下看看我哪里做错了。”这样的妈妈看起来真的好通情达理、好自我批评哦!但乔瓦娜分享了她在儿时的感受:“这句话一出来,我眼泪哗地就下来了。但是,事情就会到此结束,因为我再没有任何理由继续说出我的心里话,而且也没有什么必须表达的了。因为,我接下来心里话,是要继续表达其他不满,或者提要求。人家已经这样内疚、这么愿意理解我了,我要是再表达,就太不是人了!太不懂事了!”

所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有多少次我们想和孩子交流,认为我们在帮助他处理情绪的时候,孩子给我们的回应是“不知道”或者沉默,或者转移话题的?但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以为自己解决了问题,我们很好的表达了爱。

案例
回到最初我举的三个案例:如果你七岁的孩子被同学欺负,带着流血的伤口回到家,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初三的孩子因为你叫他起床而大发雷霆,你会怎么办?如果你高三的孩子非常想去明星演唱会,但与学校安排的考试冲突,非常生气,你会怎么办?

第一个案例:很多朋友留言说先安抚情绪,然后询问经过,孩子想说就说,不想说就默默走开不再询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非常恰当,但当我们真正把这个案例当成事实来角色扮演一次,就会发现孩子的心门是关上的。

举个当天我们角色扮演的实际案例:妈妈:“你出血了,一定很疼吧。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可能还有点委屈。”

孩子不说话,沉默。

妈妈:“愿意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吗?”

孩子:“不愿意。”

妈妈:“那妈妈就在这陪你吧。”

孩子:“不用你陪。”

妈妈:“那好吧,你先一个人静一静,等你想说了就来告诉妈妈。”
妈妈转身离开。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妈妈认为孩子想说了就会来说,但孩子基本不会再转回来了。也有妈妈说会去向学校了解情况,然后再和孩子谈。可是我们已经错过链接的最好时间了。当孩子在事发时没有得到有效沟通,那么在事后沟通难度会大很多,效果也会差很远。

第二个案例更加明显,绝大多数回复都是说不再叫他起床,让他体验迟到的自然后果。自然后果法是非常常用的一个手段,但它永远是辅助,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管教的法宝。如果成人带着“我要教训一下你!”的心态,无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都会造成孩子的对立和抵触。家庭不是军营,迟到了自己承担后果是没有错,但孩子的情绪呢?他真正的渴望和感受是什么?被漠视了,孩子没有被真正看见。

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是一个初三的孩子,他不是三岁,不想上幼儿园,于是撒撒娇、发发脾气。回想一下我们的中学生涯,难道我们不知道要按时上学吗?难道我们不知道迟到了赶不上早早读会被老师批评吗?我们在学习压力特别大、而父母又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感到特别委屈、脆弱?

这个孩子是因为太累了,他太辛苦了,升学压力那么大,课业那么繁重,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而他其实是很有责任心的,他很想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不然他不会一直这么坚持下来,一个人默默承受。他并不是因为早上被叫醒而发脾气,这么长时间的压力积累,脆弱的他情绪无处宣泄,委屈、无助、焦虑,渴望被看见,但从来没人真正走进他的心。请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在这个孩子的位置,想象一下自己就是这个孩子,大家能感受到这个孩子临近崩溃却一直坚持的心情吗?

回想一下我们高考前奋战的日子吧,或者我们刚参加工作时的那种不断拼搏却又迷茫的时候,我们想得到的是什么呢?当我们在乱石中、泥泞中、荆棘中摸爬滚打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呢?是别人提供的帮助吗?是一杯水、一个面包?是别人拍拍我们的肩说:“加油!我相信你能做到!”吗?似乎不是。我们想要的其实只是一个眼神,一个看见的眼神,似乎在说:“是的,我看见了,我看见你在那乱石中、泥泞中、荆棘中摸爬滚打了,是的,我看见了!”相信就是这样一种“看见”的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

第三个案例中,太多朋友说绝对选择放弃考试去演唱会,应试算不了什么,青春就应该多彩。没错,因为我们被应试害苦了,我们的青春全奉献给升学和考试了,所以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我绝对不让孩子过我小时候那样的生活”,这种做法,其实对孩子也是一种控制。

别忘了这是个高三的孩子,十八岁了,完全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寻找孩子的感受,用身心去感觉,和孩子同频。这样,无论孩子是选择考试还是选择逃课去演唱会,都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经历自主感很重要,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

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想给孩子出主意。当我们给别人出主意的时候,潜台词是:我比你强。这个讯息被对方接受到,对方要么抵触,要么更加觉得自己不行,依赖外在的答案。其实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只能是自己。我们经常无心的剥夺别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孩子。

“出主意”是最大的绊脚石
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尤为常见。很多人想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希望做咨询、做讲师,可以给其他父母提供帮助。但我们必须时刻警醒,我们为什么想去帮助别人?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就是你怀着要去帮助别人的念头去帮人。
当别人向你求助时,去寻找对方的感觉,用身心去感觉。无论他去往哪里,我们都只是跟随。请记得,不要直接给他们出主意,而是帮他们铺路,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我本来想把工作坊里体验的案例全都详细分析一遍,但发现我没有那样的文字功底。就算我写得再清楚,也只是文字,而文字永远比不上真刀实枪的案例来得实在。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都基于自身拥有过的经验,并且摆脱不了其局限性与偏差。这也是为什么看书的效果远比参加课程的效果差。
通过在工作坊里真实的体验案例,我才发现自己的语言有多匮乏。当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我们以为是在共情,其实张嘴就错,于是我们一遍又一遍重来,努力调整自己的语言。但是实际生活中不会给我们这么多预演的机会,如果孩子发现他总不能被真正看见,他的心门就对我们关闭了。
而体验式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所有的收获,都是通过实际体验得来的,没有说教,没有灌输。无论我们的表现如何,无论我们表露出怎样的情绪,老师从来不会评判,不会给建议,不会下结论。她永远都是看着我们的眼睛,认真倾听,走入我们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都太急于解决问题,但其实,答案永远在我们心里。
不断学习的感觉真好,一次次发现自己曾经的不足,一次次发现原来还有更美好更人性化的方法。
自我成长真的很需要悟性,和孩子相处,实际上就是和一个纯洁的灵魂交流。而我们的灵魂已经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经历,磨灭了灵性。被抽离的那部分,可能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寻找。但很庆幸,我正在路上。


分享宝贝照片、孕前孕期故事、宝宝成长的经历、宝宝的校园趣事。在随州亲子网见证随州宝宝成长过程! 交流QQ群:36869942。也可加小编微信号:i1352465123,与辣妈们一起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9-23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