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二求 于 2015-12-15 16:26 编辑
莲藕、泥鳅科学种养综合效益显现 12月中旬,广水市绿珍康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走访了21家合作社社员,对社员运用立体种养技术进行优质莲藕、泥鳅套养情况进行调查。社员们一致反映,莲藕、泥鳅套养项目操作简单,管理费用低,综合产出效益高,是提升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水平、解决农村剩余劳力,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今年三月,蔡河镇机场村村民程亮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以前的水稻田里栽种了2亩莲藕,小量放养了20公斤泥鳅苗。9月份开始收获莲藕,他每天利用下午二个小时时间,用水冲式机械采收100多公斤莲藕,第二天上午到市场出售,不到一个月,莲藕销售一空。11月初,他放养的泥鳅收获60公斤,收入2400多元。他算了一笔帐:这2亩稻田种养莲藕、泥鳅,今年共收入3万多元,抛去成本,平均每亩收入万元以上。他说,今年种养面积要扩大一倍,今后就在家门口为自己打工。城郊蒋林青年韩欢自办了一个综合养殖场,猪粪、鸡粪充足,他利用猪场下游4亩过水田进行莲藕、泥鳅套养,大量使用农家肥,莲藕长势和品质特别好,莲藕成了市场抢手货,许多蔬菜批发、零售商慕名上门订购绿色食品,他的农产品供不应求。这样的热闹场面在广水市蔡河、骆店等镇乡村不断显现,展示了小投入大收益的科学种养项目在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引进和开发这个项目的广水市绿珍康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在蔡河镇机场村建立生产基地,去年,发展50多家农民为合作社社员,进行优质莲藕、泥鳅种养殖,并辅导农民学习掌握一套完整的浅水藕混养泥鳅新技术,采用最新鄂莲系列优质莲藕品种种植,莲藕亩产由原来的20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3000公斤以上,套养泥鳅产量可达每亩300公斤以上,土地利用率和收益率均在以往的基础上成倍增长。今年,合作社又与深圳茂雄、武汉祺良等农业加工、物流公司合作,开展蔬菜产品出口合作,畅通了产品外销渠道,农民参与种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绿珍康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生产基地也由原来的120亩扩大到230亩,产量和效益较上年增加一倍。今年秋,合作社进行“一地一品”项目规划,引进更新莲藕、泥鳅品种,扩大吸收农民社员合作,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行2000亩水稻、莲藕轮作,特别针对农村老龄人群、留守家庭,推广这种投入小、保鲜期长、分散上市的蔬菜种养经营模式,把种子、技术向贫困人群倾斜,帮助当地村民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最新莲藕品种丰收
套养泥鳅小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