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史话 百问 查看内容

韩愈为什么要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校对稿)

2013-2-13 00:00| 原作者: 凡人凡川| 查看: 102342| 评论: 4|发布者: 呆萌

分享到:
摘要: 韩愈为什么要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樊友刚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他为什么要送好友诸葛觉到随州读书呢?这还得从他写的一首诗谈起。 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写道:邺侯家书多,架插三 ...
韩愈为什么要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樊友刚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他为什么要送好友诸葛觉到随州读书呢?这还得从他写的一首诗谈起。
    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写道:
邺侯家书多,架插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溠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其欲。入海观鱼龙,矫翮遂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这首诗约写于长庆三年(823年),即在韩愈去世的前一年。这位诸葛觉是僧人,法名淡然,越州人氏,早年隐居山林,善诗,后来云游四方,和李益、贾岛、韩愈均有交往。韩愈曾劝他还俗。
韩愈让诸葛觉往随州读书的原因,认为他虽然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但是还需要多读书,建议去随州,一是李繁那里书多;二是和李繁关系甚密。韩愈在袁州任刺史时,李繁请他写过《处州孔子庙碑》。
诗中的“邺侯”是指德宗时的宰相李泌之子李繁。李泌7岁就能写文章,受到唐玄宗的喜爱。安禄山叛乱时,李泌曾为唐肃宗献策,深受信任,但他不想做官,遂托故请求退隐衡山。皇帝答应了,赐给他隐士衣服,并替他修了房子,名为“端居室”。李泌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二万卷书并收藏于南岳,这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他在此过了12年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德宗时任命为宰相,封为邺县侯。李泌去世后,其子李繁荫袭为邺侯。他在南岳的左侧修了南岳书院纪念其父。李繁在贞元中入仕为太常博士。贬到随州原因,是有人告他骚扰尊师翰林学士梁肃的遗孀,并咏有《冬柳》为证。
韩愈说李繁家藏书多达“三万轴”,不算夸大之词,而且图书保管得“新若手未触”。 所有书都用牙签来分类。据悉唐朝藏书已习惯用红色牙签代表经部,绿色牙签代表史部,青色牙签代表子部,而白色牙签代表集部。“插架万签” 后来成为表示藏书丰富的典故。
诗中夸奖李繁十分聪敏,酷爱读书,一目十行,博闻强记。他众览圣贤书,知识丰富渊博。令韩愈惋惜的是,尽管在京城生活了50多年,又有房宅,却不能长久地住下去,最终还是被挤出京城,贬为随州刺史。这时已近花甲之年,韩愈十分同情他,多次在丞相面前说情也无济于事。这时的韩愈虽任吏部侍郎,但感到“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最后不得不为李繁送行,一直送到京城郊外的浐水,还“东望不转目”,依依不舍。诗中虽大量篇幅写李繁,但也是告诉同行的诸葛觉到随州跟随李繁读书的本意。要他向这样一位才高德重、藏书万卷,可以信赖的人好好学习,只有深入知识的海洋,才能追赶上李繁这只满腹经纶的黄鹄。最后希望诸葛觉每月给他寄些新诗章。
李繁晚年十分悲惨。他任亳州刺史时,州境有贼,出兵加以诛除,因事先沒告知节度使,涉于擅兴之罪。太和三年(829年)以“滥杀无辜”下狱,赐死于京兆府。李繁恐先人功业泯灭,向狱吏求废纸,临死前于狱中撰《邺侯家传》。
这首诗需要说明的是:清同治《随州志》将“浐水”写为 “溠水”,一字之差,那就肯定韩愈到了随州。从作者的处境和身体状况看,韩愈不可能送到随州溠水。再说溠水下游在安居境,古代无论走水路或驿道到随州城,都不可能先到溠水。《全唐诗》也写为“浐水”,这显然是前人编书的笔误。
值得一提的有趣现象是,北宋时期,随州城南有一李姓人家也是藏书很多。欧阳修就是在李家第一次看到韩愈的著作。这个李氏家族同李繁是否有血缘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李繁作为藏书家对随州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明代任随州知州的范钦也成为著名的藏书家。
                             参阅清同治《随州志》、《唐书》、《全唐诗》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神农故里勇 2014-2-13 14:30
还以为是诸葛亮呢,说怎么他和韩愈成朋友啦?
引用 乌云藏不住月 2014-2-13 14:41
学习了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13 16:11
清同治《随州志》将“浐水”写为 “溠水”,
====既然是浐水,此诗就该更正过来,切莫又误导后人!
引用 凡人凡川 2014-2-13 21:50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2-13 16:11
清同治《随州志》将“浐水”写为 “溠水”,
====既然是浐水,此诗就该更正过来,切莫又误导后人!

你说得很对,忘了改正。谢了!

查看全部评论(4)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