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 封曾姓于太山庙 禹贡之时随山浚川随山敷土,4000年前真洛阳假洛阳,金鸡岭遗址证明随州的洛阳才是真洛阳,那个时候河南洛阳有没有还是问号,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就是笑话,在错误的地方自欺欺人 本帖最后由 火蛇 于 2015-7-25 13:05 编辑
我认为夏朝中心地域应该在随州一带商汤革命夏朝的国邦 流放夏桀才有商王分封汾水流域同样诸国之名称 汉水流域与汾水流域古国名称相同 决不是偶然现象
发表于 2015-2-26 22:13
随侯蛛:江汉国名作为汾水流域晋国的地名,是因为“南国之师”被调往西北抵御戎狄,在晋国的驻军地后来成为邑名所致。
曾国在商末接替“鄂侯”“九侯”的职位被奉为“南公”,成为南国之师的统帅。后来南公与西伯结盟,南公括率领盟军参加了“牧野之战”,并且攻破朝歌推翻商王朝,事后南公家族的一支回到曾地被封为曾侯,而另一支“南仲”则成为周王朝的卿士,畿内的缯国就是南仲家族的食邑,(与西申侯一起借兵犬戎推翻西周的就是这个缯国)。南公的后代许多是西周王朝的军事统帅,比如“盂”。江汉曾国是西周南征大军的前进基地,曾侯更是南国之师的军事统帅,其责任是“君庇淮夷、临有江夏”。在西周时期南国之师参与了对淮夷、虎方、荆蛮的作战,同时作为周王朝的一支劲旅,南国之师也被频繁调入关内抵御戎狄、镇压反叛!汾水流域的“随、鄂、黄、唐”的地名,实则是南国之师“随师、鄂师、黄师、唐师”的驻扎地,后来南国之师在“千亩之战”时战败溃散,他们留下的驻军地成为晋国的城邑!
商鄂侯与后来奉为南公之曾侯在随州地域留下太多的重叠遗迹难道随州
火蛇 发表于 2015-7-25 12:31
我认为夏朝中心地域应该在随州一带商汤革命夏朝的国邦 流放夏桀才有商王分封汾水流域同样诸国之名称 汉水 ...
耳目一新的论点,还需更多的论证{:1_538:} 火蛇 发表于 2015-3-7 08:46
随在夏朝可能就立有邦国 随作笙女娲作簧--------随在女娲之前 是比女娲还要早的氏族或人物或 ...
这个随不是指地名,是动词“沿着,顺着”的意思,不要牵强附会 火蛇 发表于 2015-3-7 08:46
随在夏朝可能就立有邦国 随作笙女娲作簧--------随在女娲之前 是比女娲还要早的氏族或人物或 ...
这个随不是指地名,是动词“沿着,顺着”的意思,不要牵强附会 有些牵强附会 大禹 封曾姓于太山庙 《世本》“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曾
曾 缯鄫 从字体历史演变上应该是先有#才有曾而后有缯鄫区别繁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应该决定了文字繁化的次序找到最早的曾字就寻到禹帝封曾之地 随州多处太山庙应该禹封同姓曾 推测 益是曾的祖辈 如曾祖在随州 曾孙也在随州 曾族祖地当在随州 曾祖益在此应该大禹也在随州 禹和曾 益可能是血缘关系开曾姓祖 曾国一世曾曲烈(曲烈、曲列)于随州烈山有地理的地望称呼关系真实的标注了曾姓族祖地随州烈山
禹贡随山浚川随山刊木皆指随州附近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在河南洛阳,发掘出来一个笑话,随州的洛阳才是真的古洛阳,金鸡岭遗址明白证明古洛阳在随州,那么大禹居洛阳就应该是在随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