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里的燕山到底在哪里
本帖最后由 多支松涛 于 2014-8-16 08:07 编辑燕山山脉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向是华北平原北部的重要屏障,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
日前,我曾和毛林业老师讨论过《木兰诗》里的燕山到底在哪里?毛老师做学问非常严谨,他在大量的旧书中查阅已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依(上海古籍出版社79年版)之上编第二册之393页[注11]: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
我走捷径,百度了杭爱山,它位于蒙古国中部,长约700公里,一般海拔3000米左右,蒙古主要河流色楞格河发源于此,向北流入苏联贝加尔湖。杭爱山脉是北冰洋流域与内流区域的主要分水岭。
杭爱山在汉代中国称为燕然山,位于蒙古高原的西北,离雁门关大概在1800公里左右,是历代中国军队可以深入漠北追击游牧民族的极限。杭爱山以北,中国人称为“极北”,基本上被视为蛮荒地带。
但又一个问题是:木兰辞中还有一句:“朝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其“朝辞、暮宿”和“不闻爷娘唤女声”,除了语言节奏抒缓,体现了在陌生环境里,少女离家,思念爷娘的感受外,这里的朝与暮是否可以理解为一天路程呢?
再来探讨一下花木兰的家乡到底在哪里,关于木兰家乡虽然已有多种说法,延安说、四川说、黄陂说、谯郡说、亳州说、宋州说、商丘说和虞城县营廓镇说,但是虞城营廓镇古代原属亳州谯郡管辖,宋代以后又划归商丘(也就是宋州),所以,除了延安、四川和黄陂三种说法以外,其余的都是指向同一个地方,即现在的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支持这个说法的史料出现较早,且有实物为证,应该是比较可信。而且其地点正是黄河南岸,且马行一日可达黄河北岸。黄河北岸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有黑山(见水经注卷九),如果早晨从虞城出发暮宿黑山营地,这是完全合理的。
只恨自己在文革中耽误了学业,这么个问题怎么都搞不清楚。
老三届邀请您访问可爱老人网
http://www.keai99.com/?fromuid=20629
@封江游子 @清心可以@四惠
请将此帖移出灌水版.
前天、俺们商讨开办老年人频道一事,回家后即百度有关资讯.百度上一个【可爱老人网】,我就注册了,在站上结识了楼主,她是安徽版的版主,今天,她注册了随网、试发了这一原创帖、因不熟悉随网而发在此!
又一个学者型的网友,学习了!古代很多词语应该是泛指。 为楼主友情顶帖.
我在你主帖下方,编辑了你所在老人网链接,不知可否?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4-8-14 06:37 编辑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4-8-13 23:10
又一个学者型的网友,学习了!古代很多词语应该是泛指。
是呵!楼主是个学者型才女、六十多的婆婆.附一帖她的原创作品:
[词曲] 《风入松》新妇晨梳
疏桐月挂露泽花,蝶卧软枝槎。醒来慵整春葱手,南窗下、
媚眼飞霞。薄汗蝉衣稍透,霜肌腴臂无瑕。
髻鬟小乱喊冤家,靥辅玉腮颊。蛾眉淡了谁来画?莺声嗲 、
减了芳华。踏屦嬉嬉描笔,择簪翼翼横斜。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4-8-13 23:10
又一个学者型的网友,学习了!古代很多词语应该是泛指。
楼主《风如松》词:描形绘景,动感十足,词软情浓,实有宋词之风! 老三届 发表于 2014-8-14 06:36
楼主《风如松》词:描形绘景,动感十足,词软情浓,实有宋词之风!
颇有李清照之风!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4-8-14 06:38
颇有李清照之风!
绝对是楼主原创、百度为证!附截图
老三届 发表于 2014-8-14 06:44
绝对是楼主原创、百度为证!附截图
呼几位随网女才子:@~云淡风轻~@清心可以 @素颜yx123 @苏珊的QQ@冷露凝霜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4-8-13 23:10
又一个学者型的网友,学习了!古代很多词语应该是泛指。
谢谢朋友临评,可能是泛指。问好 老三届 发表于 2014-8-14 06:23
为楼主友情顶帖.
我在你主帖下方,编辑了你所在老人网链接,不知可否?
好呀,就是文章结尾怎么读不通了 本帖最后由 素颜yx123 于 2014-8-14 09:13 编辑
多支松涛 发表于 2014-8-14 07:27
好呀,就是文章结尾怎么读不通了
帮老三届改一下结尾:
只恨自己在文革中耽误了学业,这么个问题怎么都搞不清楚。
老三届邀请您访问可爱老人网
http://www.keai99.com/?fromuid=20629
这样就读得通了~~~{:1_538:}
页:
[1]
2